童年
作者:秀林散木
作于2005年"六一"儿童节
班级:统计8401
题记——童年不是过去,而是永不熄灭的梦想!
很多朋友见了我和妻的宝贝儿子,都要禁不住地摸摸我们儿子的头,赞美道:真像你爸爸呀,一点也不像你妈妈!每每这个时候,儿子就会得意地笑得鼻子上都有了小褶子,脑瓜子一歪一歪的拨楞得更欢;妻呢,则再不熟悉的朋友也要报之以感激和亲切的微笑;我呢,倒有点不好意思了,毕竟自己的形象不足以令自己内心充满自信,用句附庸风雅的话来说,是尚有自知之明的嘛。
在我的心目中,儿子要比我强过不止十倍、百倍、千倍。十多年了,记不清有多少次我趴在儿子的被窝前,望着小老虎般轻轻地打鼾的儿子的俏脸蛋迷醉而发呆,瞧他的小嘴,瞧他的长睫毛,瞧他的那一绺翘发、瞧他那一天浓似一天的眉......奇怪的是:那些零部件居然都恰到好处地被安排在一起,巧妙组合,熠熠生辉!而每每这个时候,自己内心还会胡思乱想:倘若儿子是个女孩,说不定会更漂亮呢!于是乎又忍不住联想到古人“增一分太多,减一分太少”的经典词句来了。
但这并不能说明我对儿子已经非常熟悉和理解了。每当我看到上小学的儿子玩魔力卡片、像一个资深网虫一般地舞弄电脑、或者是新潮地听着MP3陶醉其中的时候,我的内心便如同春雨过后的郊野,花草灌木止不住地疯长,郁郁葱葱,雾蒸霞蔚,滋生出无限的怀旧和感慨。
好像有人说过,童年是一片更改不了的处女地,承载了太多的欢乐、太多的憧憬、太多的美好。而我的童年正好处在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那个时候没有电脑,没有电视机,更没有MP3,甚至连半导体收音机都没有,就连现在的最普通的塑料玩具也难得一见。可是,记忆中的我的童年时光并不匮乏,童年的幸福和无忧无虑的快乐心情更是随着“玩具”的别出心裁、随心所欲和花样百出而一次次地兴奋不已,惊喜不断。
当春天到来的时候,复苏的土地成了我们的最爱,小伙伴们会人手一坨泥巴,在一起比赛摔泥炮。别看同样是泥巴,这里面学问可大着呢。随便从哪儿挖点烂泥可不行,要找有粘性的胶泥,否则,你的泥炮还没摔就已经裂开了缝隙,还没比赛就已经遭到淘汰了。要找着胶泥,就要会辨色,含沙多的黄土不行,路边的黑脏土也不行,要找山坡上露出的棕红色的土壤,把表面的浮土和杂草去掉,取来纯土和泥才能达标。另外,还有一种胶泥的颜色呈水泥灰色,这是胶泥中的上品,粘性更劲,韧性更强,品质更佳。如果你找到这样的胶泥,那么获胜的希望就更大了。和泥也是一门学问,不能着急,要先把取来的土堆成一小堆,从中间挖一个坑,加水进去注意不要让水溢出来,然后用坑周边的土渐渐覆盖水坑,并闷一会儿让水充分的浸泡,被土完全吸收,这个时候再下手就不会沾手了,和出来的泥也会很“利”,不用再加水或添土进行调整。如果雨过天晴,这个时候取土时机最好,连和泥这道工序也可以省掉的。所以雨后是玩泥巴的大好时光,大家不用打招呼,就会不约而同地从家里跑出来参加比赛了。泥炮的制作也很有讲究,一般是把泥坨制成正方体形状,用双手拇指从中间顶下去,然后逐渐往开扩大,其余手指围在泥坨周围同时用力捏挤防止变形,还要注意泥炮底部一定要薄且密实,这是泥炮响不响的关键所在。做好后用手掌慢慢托起来,猛地往下一扣摔在平地上,此起彼伏的劈拍响声就会伴着小伙伴们的欢声笑语在春风中荡漾,或沉闷、或清脆,遇上哪个小伙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却摔出个哑炮的时候,大家笑得就更厉害了。当然光摔响还不够,如果想当冠军,必须摔出花样来大家才服,比如双响炮、三响炮,我最多的一次摔出来个四响炮呢。等比赛结束的时候,脸上、身上的泥点子就是最好的留念和奖励。
炎热的夏季里,我们也不会老老实实地呆在家里,相比较下池塘游泳玩水捉青蛙,滚铁环可以算得上是一项最安全最常项的运动了。滚铁环既能锻炼身体,还能增强身体的灵活性和反应能力,也是大人和老师最支持的一项活动。铁环是用钢筋做的,再粗的八号铁丝做成的铁环的强度也不够,容易变形,而且重量轻,容易倒伏。最好是用八到十个的钢筋,去生产工房找工人师傅软磨硬泡,蜀黍大爷的叫,那些当长辈的师傅一般都乐于展示自己的手艺,下料,挝圆角,点焊,处理,不消大半个钟头,一只溜圆的铁环就做好了。滚铁环必须要有专用铁钩,一般是用粗铁丝制成“U”状,顺带一个长长的把手,滚的时候把铁环嵌入铁钩头部,差不多成45°角往前推,滚得好的话,铁环不倒,想往哪里就去哪里,很是惬意。滚铁环也有很多种玩法,可以走着推,跑着推,还可以站立不动转着圈地围着自己的身体推,那就需要些比较高超的技巧了,也就是双手倒手衔接的时机一定要掌握好。当然要想玩得不丢面子,还必须掌握利用铁环钩的不同的角度进行铁环起步、减速、刹车和转向的技巧。最难的是在大坡上从上往下滚,铁环似脱了缰绳的野马,越滚越快,如果你一不留神被铁环挣脱了手失去控制,那就糗大了。遇到坑洼不平的路面,速度太快的时候铁环还会蹦得老高,好像飞起来一样,真有一种荡气回肠的感觉了。正因为铁环有这么大的魔力,所以小伙伴们都喜欢玩,有时候就连女孩子也会忍不住偷偷抢过铁环一试身手。不管是上学的路上,还是课余的操场上,都可以看的到铁环那动感的划圈如影随形,听的到一阵阵铁环和铁钩摩擦发出的沙拉拉的清脆的响声。最令我自豪的是:我的父亲禁不住我的再三央求,为我做了一个比篮球框还大一倍的铁环,铁环上还用8号铁丝窜上了十几个小圆环作为装饰,焊缝处理得非常平整,显然制作的时候是下了不少功夫的。一推起来,大环小环一起互动,威风凛凛,抑扬顿挫,产生的响动就像是无数美妙的音符在跳跃,被小伙伴们一致推举为“铁环王”。可惜的是, 在一次搬家中把它给遗失了,不然我会拿实物来证明给我的儿子看,告诉他我可不是在吹牛。
秋天,鸟雀们经过春夏两季的调养吃肥了身子,特别是麻雀,别看一只两只的不起眼,聚到一起成百上千,藏在大树的树冠里,在秋日的黄昏下,唧唧喳喳地吵得人说话都得大着声喊。这个时候我们怀里的弹弓就派上用场了,当然,现在看来这显然是不对的,但当时我们没有一个小伙伴能够把环境保护和打麻雀联系起来。自然我们也不是天天打麻雀,因为麻雀会飞呀,于是只要是能瞄准的东西,我们都把它当成射击的目标,什么酒瓶子啊,石头块啊,电线杆啊,马蜂窝啊,地里的南瓜啊,八杆子也打不着的树梢上的大红枣啊,甚至是单位里的大喇叭或是路灯泡……总之是看见啥打啥,可也不是百无禁忌,弄不好会招来老师和大人的一顿训斥,那就惨了,甚至会被没收了弹弓。那个时候,弹弓就是我们手中的武器,在我们的心目中它比什么都重要,可谓弓不离手,关键时刻宁肯屁股上多挨几下板子也不愿向大人交出心爱的弹弓,就像士兵爱护自己的枪。万一要是被没收了也有办法,剪两根软橡胶带,最好是医用的橡胶软管,再找块小的薄皮垫片,用粗铁丝挝一个弹弓架,注意要对称,怎么绑线我就不用说了,反正是比没收的那一个还要好。说老实话,我打弹弓的水平确实不怎么样,由于没有突出表现,大孩子们刚开始一起玩很是不屑,总是支应我给他们供应“弹药”——拣石子或是搓泥球,还说这项任务很重要云云。可有一次大晌午的,大家都玩累了在树荫底下撮堆吹牛谁打的如何如何的准,我参不进言,百无聊赖,就抓起弹弓毫无目标地朝清朗朗的天空放了一弹,你猜怎么着,没曾想这一弹居然被一只从空中飞过的倒霉的麻雀给撞上了,弓响鸟落,看得大家包括自己都惊讶得目瞪口呆。从此以后,我就再也不用捡石子或是搓泥球了,倒是经常有大孩子讨好地给我“上供”往我兜里塞“弹药”,自己也自豪加兴奋好一阵子睡不踏实觉呢。有好多次,我还想一试身手,可不管对面的麻雀歇脚的地点离自己多么近,还是停留的时间多么长,再或是专门气我似的撅起屁股给我打,居然连爿麻雀毛也没擦着,于是赶紧收弓,不再打移动的目标,以保持既有荣誉。打那以后,凡是被大孩子们打伤无法飞起来的麻雀,我都尽可能地讨要过来,关在屋中,在麻雀藏匿的家具底或是床底下,用一个小碟撒上些米粒再盛上点水。不出五到七天,打开窗户,受伤的麻雀几乎是百分百破窗而出,扑啦啦地飞跑了。现今,每每想到这些,心中对那只挂在自己“枪口”下的麻雀的愧疚感呢就会消除一点。所以,如今儿子有时候闹得让我给他做个弹弓,我一直没答应,除了怕他打着别人的脑袋,也有这一点点的无法说出口的原因罢。
秋天很快就过去了,冬季来临了。寒风刮起来,人们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衣,手不能老伸在外面,得交互揣着拢在一起暖和着。北方的雪是年年都要下的,下了雪的冬天才是孩子们心目中真正意义上的冬天。打雪仗、堆雪人、塑雪屋……那都是小儿科,多半是女孩子们的游戏,我们淘气的男孩子有更大的用武之地,那就是滑雪车。这是一项勇敢加智慧的运动,不但要有勇气,还要比动手的能力,因为雪车都要自己动手来做的。如果做不好不但自己玩起来不过瘾,还会被其他的小伙伴们笑话呢。我们从生产工房里偷来一些边角余料,做一个略显长形的结实的木板基架,基架上部四周要有边框以防打滑,下部则要安装两根像船底形状的坚硬宽木条以减轻阻力。这还不够,还要找来细钢筋烧红在宽木条的底部通长各烙出一条深沟,深度最好是钢筋粗细的一半,并将基架上打好孔,把钢筋嵌入深沟,捣实,钢筋头穿过孔洞弯折固定。有细心的还要在基架上一头加两块小木板做个固定的小板凳,就好像现在高档豪华轿车和普通轿车的区别了。雪车做好了还不算完,还需要用细钢筋作两个半米长的雪钎,像家里灶台用的火箸似的一头打磨成尖状,另一头则做成把手,作用应该和船家手中的篙相类似才对。好啦!有了自己自制的雪车,别提有多牛气啦!小伙伴们成群结队地背着或搬着雪车跑到户外马路边或是冰封的河面上,有跪在雪车上的,有坐在雪车上的,还有胆大的站在雪车上弓着腰的,双手用力一点雪钎,雪车便风驰电掣般地在雪地里滑翔起来。来得及的还戴副棉手套,来不及的也顾不得回家去取了,两个手冻得通红哈哈气再接着来,总要玩它个尽兴。玩中间一高兴就不由得来几个高难动作,比如从大坡上滑下来,非常露脸,可弄不好碰到石子或刹不住车或者掌握不好平衡什么的,就会车仰人翻,鼻青脸肿,引来一众善意的哄笑,甚至还有大人在一旁看得笑弯了腰挪不动步;或是分成两队相互碰撞推搡,用集体的力量去争取胜利,坚持不住的时候总会有本队的“侠客”“围魏救赵”,但自己也要努力,否则只能被对方“拉下马”,全身上下会弄得脏兮兮的一片狼藉,“惨”不忍睹……大家常常玩得忘乎所以,直到天完全黑下来,听见大人们老远的叫喊”吃饭了~~~”都好几遍了,才恋恋不舍地各自回家,多半是弄湿了裤腿,磨破了棉裤,擦破了手脸,可想而知少不了挨一顿训斥,第二天小伙伴们见了面,彼此尽管尴尬,都心照不宣,还是照玩不误。记得我最糗的一次都滑到小河的冰窟窿里面了,好在水浅,自己就爬出来了,可也全身上下湿透了,有一个星期都再不敢去玩,倒不是怕淹死,是怕被大人劈头盖脸地凶骂。如今呢,即使是在天上坐着灰机“飘”来“飘”去,也找不到雪车上那种风驰电掣的感觉了。这童年的雪车,已经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中......
尘封的记忆闸门一旦打开,儿时的情景就会汹涌而至,任凭我的思维在袅袅的烟雾中怎样高速地腾跃,也止不住童年时光那一幕幕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景像在眼前闪现、重叠、不停地曝光,最终变幻出五彩斑斓的眩目光彩。如同一幅在我面前徐徐铺展开来的巨幅长卷,每一个细节都是那么的清晰和纤毫毕现,可又忍不住被整幅画卷的绚丽堂皇所吸引和折服以致于无法自持。站在它的面前,自己就如同那懵懂的孩童,面对的仿佛是上课铃响过后老师发下来的一张不知该从何下手的考试卷,它的内容、形式、深度和广度都已经远远超过了我的所知和能力极限,我为我的无知而深深地自责,我已经找不出更优美的文字来描述和形容它......
“爸爸——!”我的沉醉被熟悉的呼唤声拉回到现实中,儿子的小脑袋瓜不知从哪儿冒出来,已经鬼灵精似的凑到电脑屏幕跟前,把我刚刚敲打上去的文字速度极快地浏览了个遍,歪回头问我:
“爸爸,你能不能告诉我,童年到底是什么?”
面对儿子那一双澄澈的眼睛,我一时竟有些语塞和手足无措了,我感觉到心跳加速脸颊发烧,可我已经为人父,又怎么能被儿子洞穿窘境呢!我顾不得认真地思考,把儿子搂过来,一边轻轻摇晃着他的小肩膀,一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顺着原先的思路说下去:
“你真会问,问得真好!嗯~~~这么说吧——童年呢就是那一片给小虫遮荫的绿树叶,是那一棵散发着芬芳的无名草;童年是清晨偷偷溜进卧室晒着屁股蛋的第一缕阳光,是傍晚群山溪水旁久久不愿散去的落日的余辉;童年是小伙伴两小无猜的拥抱,是好朋友亲昵地手拉着手;童年是阳光下的蚂蚁搬家,是夜幕里的露天电影;童年是小蜜蜂,童年是小白兔,童年是邻家的小花狗,童年是刚出壳的小米鸡;童年是梦,童年是真,童年是爱,童年是花;童年是牵肠挂肚的那一窝嗷嗷待哺的金丝雀,是高高在上捅也捅不下来的老鸹窝;童年是滚落在草窠里的胖乎乎的大红枣,是青皮白仁的香喷喷的野核桃;童年是课本上的ā ō ē,是考试卷上红彤彤的醒目的“100”分;童年是珍藏在玩具箱底可以呜呜吹响的石笔猴,是解放军叔叔送给的排着队的闪闪放光的子弹壳;童年是庭院中旋转的彩陀螺,是墙角边转动的纸风车;童年是裤兜里的玻璃球,是手心里的小糖人;童年是课堂上的蜡笔画,是书包里的小纸条;童年是清晨里的第一声鸡鸣,是晴天里的第一滴太阳雨;童年是晚饭后小伙伴尽情地嬉闹追逐,是月光下被窝里极度疲惫的梦呓呢喃;童年是正月正的红鞭炮,是二月二的剃光头,是三月三的桃花笑,是四月四的槐花香,是五月五的青梅杏,是六月六的旱西瓜,是七月七的泥鳅鱼,是八月八的甜葡萄,是九月九的烤白薯,是十月十的霜茄子,是十一月的白毛柿,是十二月的葫芦瓢;童年是春天里漫山遍野地跑和擦不完的汗水,是炎炎夏日里躲在白杨树叶下使劲叫唤的黑知了,是秋天薄雾的清晨校园里朗朗读书声掩盖下的交头接耳,是冬日雪地中留下的一溜蜿蜿蜒蜒的小脚印;童年是...... ”
“哦,爸爸爸爸,我知道了,我来说我来说......”儿子兴奋地打断我的话头,顽皮地眨着眼,开心地笑着手舞足蹈地抢着说:”童年就是玩也玩不够的电脑游戏,童年就是老师、妈妈商量好了似的一起布置的做不完的练习题......”
我定定地望着眼前小鬼灵精的儿子,朋友们说得真没错,他的眉,他的眼,他的脸蛋,他的额头,甚至于他那原子弹一般的后脑勺......简直就是自己的克隆和小小翻版嘛。可是,我这个当父亲的所能做的,仅是给他一个外表,他的内心,我已经无法原封不动地将我的所思所想灌输给他。生活的年代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接触的事物不同,两代人的思维竟有如此大的落差。我不能苛求儿子什么,因为我所忽略的可能正是他所关注的;我也不能埋怨儿子什么,因为在我心目中的宝贝和财富对于他来说,也许是完全不值一提。我知道,儿子不会走我所走过的路,他所走的,定是一条崭新的路,一条于我来说未知的路,一条充满无限希望和光明的路。
而我唯一的企盼,就是——
儿子以他快乐的方式,继续我童年的梦想!!